智慧消防

新冠疫情安全防控科普:临时医院的消防保障力量

2020-04-03
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全国范围内的防疫工作有序开展,包括武汉、黄冈、贵阳、郑州等多个城市纷纷参考“小汤山”模式建立临时医院加强疫情防控。“小汤山”医院、“方舱”医院,因为简单易用、机动性好、部署快速等优势,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;但这类场所往往设计时间短、建设工期短,在消防安全方面仍需重点保障。

临时搭建的医疗救护类场所,其消防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:一是疫情期间,各类医疗设备等高负荷运转,用电压力大,且场所内存储了较多的医护物资等易燃可燃物品,风险较高;二是集中收治,导致场所内人员密集,疏散通道容易受阻,一旦出现意外,会对救援造成较大压力等。

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此前印发的《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也明确将集中收治定点医院、新建定点医院、改造集中隔离点等作为当前火灾防控重点,要求创新消防监管方式,切实做好消防安全服务指导工作。

为什么选择自动消防预警的智能安全服务?这与其背后的技术与服务优势密不可分。

随着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发展,消防预警作为火灾防控的关键部分,其相关产品和应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。部署快、灵敏性高、24 小时长效远程监测等优势,让智能型消防预警系统得到大规模的应用。以 SENSORO(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)“灵思”智能安全服务系统为例,系统包含了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、传感器、通信基站及云端平台等完整的端到端技术与产品,一站式服务链能够快速落地应用并发挥消防预警服务价值。

整套系统与过去布线式的消防预警应用不同,凭借无线部署、易于安装的优势,能够灵活适应临时医院、集中收拾点等场所,且不对此类场所的建设与施工本身造成困难。同时,相关的如烟雾、电气火灾等智能监测设备,能够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,并在探测到危险的同时进行远程报警,确保火灾风险信号被及时有效地传递给相关管理人员。管理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常态化的远程监测,也能有效避免人力监控带来的巡检压力与疫情传播风险。

应急救护的快速联动,对于抢占处置险情的先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智能安全服务系统的优势还在于,系统发出的报警通知,能够与临时医院就近匹配的线下微型消防站、消防执勤点等形成服务闭环,让线上远程防控通知与线下应急救援力量形成合力,为疫情防控、更为抗疫场所的消防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。贴心、靠谱的智能安全服务将为疫情防控场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。

相关文章